最近更新
- 看不开的就放下,保持淡定就好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人记忆力总是特别好,把一些鸡毛蒜皮、零零碎碎的事都记得一清二楚,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耿耿于怀,结果他们不但精神委靡,而且一副病秧子的模样;一些人则看得很开,该忘的统统都忘记,他们精力充沛、朝气蓬勃、身心健康。由此可见,放下不仅是一种风度,还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
人不但要学会淡定,而且要学会放下。一个人如果把什么都记得很清楚,大脑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记忆,那实在是让人无法快乐的事。
- 拥有“忍一时退一步”的淡定
《菜根谭》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气分让人食,此是涉世的一种手法。”
所谓的忍让、后退,就是在必要时要能够以退为进、以忍克刚,因为适时的低头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
富兰克林年轻时,有次去拜访一位老前辈,当他抬头挺胸进门时,头狠狠地撞在了门帽上。老前辈一看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该低头处且低头,否则,会头破血流。”富兰克林把这话作为人生的座右铭,且从中受益终生。
面对生活的种种际遇,比如:爱情失意,婚姻受挫,工作不顺……这时,就要有忍一时、退一步的精神,低下头来默默地思考、积蓄力量为了下一次的东山再起。
-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某日,小张开车出去接一朋友,在一条胡同里对面过来一辆出租车,谁也过不去,僵持了有一分钟后小张心想:算了,还是给他让一步吧,耽误的还是自己的时间。于是,小张挂上倒挡退了有十几米,对面那年过来后,出租师傅放下坡璃,伸出一大拇指:“谢谢了,哥们!”虽然小张费了点事,但受到了对方的尊重,心里美滋滋的。
在开车的路上,我们会看到有人开车顶牛,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不让谁,最后堵得一塌糊涂,难道说挂个倒挡就丢了身份了吗,就那么难吗?
- 和气是为人处世的准则
孟子把“天时、地利、人和”看做是战争中取胜的三个要件,其实,战争如此,政坛如此,干工作事业如此,人生也是如此。《菜根谭》里这样写道:“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惟和气热心之人,其福必厚,其泽亦长。”“和为贵”,这是古今中外成功者最推崇的处世哲学。
“良言一句三冬暖”,淡定的人懂得用自己的情绪、语言、得体的行为和善意的态度去感染、吸引和帮助他人,使周围的关系更和睦、更融洽。
- 饶舌的人走到哪里都不会受欢迎
古语说,说是非者,本是是非人。凡是与是非沾边的人,麻烦肯定多。所以你在办公言要多做事少说话,千万不要沾是非的边,躲得越远越好!
工作中的你,可能身边常有一些饶舌之人,喜欢说人是非,挖人隐私,甚至打听不到还会胡乱编排,造成同事之间不必要的误会。这种人非常惹人讨厌,让人烦不胜烦。因此你要做的就是少说话,多做事,免得不知不觉被人拉人了是非圈。
- 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深夜,在我们熟睡的时候,你可曾想到,在我们的周围有成千上万的劳动者在为我们守夜……因为有他们,我们多了一份快乐,因为有他们我们多了一份安全;因为有他们,我们多了一份温暖;因为有他们,我们的明天更美好。”广告的画面很快地切换,但不变的是那一张张真诚的笑脸。从这些笑脸上,我们看到了人间真情时时处处在闪耀!为了他人的幸福而付出,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基础。
所以与人方便在与他人相处时极为重要,如果你适时地加以运用,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人际交往中,要真正做到与人方便,就要关心他人,重视他人,帮助他人,为别人提供方便,使他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 人生得意时,需要将心淡定下来
唐太宗时,岑文本被委以宰相的高位。上任之初,朝中大臣纷纷作贺,他家一时车马不绝,门庭若市。岑文本对此不喜反忧,他对前来作贺的人说:“我刚刚上任,一无政绩,二无贤德,有什么可以祝贺的呢?我今天只接受你们的警告,好听的话就不要说了。”
岑文本的家人都责怪他不近人情,岑文本便开导他们说:“这些人虽是好心,却也难免其中有势利小人,借此攀附。如若皇上借此观察于我,我如此声张,还会有好结果吗?你们要切记一个人万不可得意忘形,更不可失去应有的警惕;凡事取之实难,失去却在一夜之间啊。”
- 懂得弯腰是一种淡定
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孟买佛学院之所以著名,除了它悠久的历史、建筑的辉煌和它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的学者以外,还有一个特点是其他佛学院所没有的。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细节,但是所有到这里的人再出来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细节让他们受益无穷。
在佛学院的正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门高一米五,宽四十厘米。一个成年人进去,必须侧身弯腰,否则就会碰壁。
这是佛学院为新学生上的第一课。所有新来的学生,都会由他的老师带领着来到这个小门,让他进出一次。很显然,所有的人都必须弯腰进出,尽管有失礼仪,但却达到了目的。
- 充实自己的内心,人生不可太虚浮
仲永是个神童,小小年纪就可以指物为诗,吟诗作赋,出口成章,确实很不简单。按理说,有这样高的天分,如果好好学习、善加培养的话,将来肯定是诗坛的新秀,前途不可限量。可是父子俩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整天去向别人炫耀,去招摇获利,结果当仲永长大成人以后,已经什么也写不出来,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虽然故事中没有提到当时的人对仲永的评价,但是我们也能想象得到人们可能的态度,惋惜、嘲笑大概兼有吧。
所以,人不可有虚浮之心,不可有了一点小学识就沾沾自喜,逢人便讲,到处炫耀,而是要把精力放到充实内心上。
其实,但凡真正有学养的人,都是淡定的人,虽然他们广有学识,但是却从来不在人前炫耀。西晋的王湛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虽然他“剖析玄理,微妙有奇趣”,但是他却从来不向人夸耀。
- 低调是一种超然的淡定
在生活中,有的人出了几部不错的书,便按捺不住心中狂喜,以作家自居,于是频频上电视、上报纸,弄得满城风雨,还要持之以恒地大肆宣传,以使自己长享盛名;有的人在某个领域博得名次后,便恃才傲物,认为可以从此笑傲江湖了;有的人财大气粗,便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似的,显福摆阔,招摇过市……他们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不淡定,心态过于浮躁。最后的结果是,功名不在,信德俱损。
低调做人是一种很好的自保方式。不信你看,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能够低调处世的事例。比如:一些成功的名人,不愿接受媒体的采访,谢绝任何无意义的歌功颂德,而是以淡定的姿态面对世人,踏踏实实地谋划下一步的方向,以争取更大的成功;一些优秀的艺术家不愿意流俗,更不愿意抛头露面,而是埋头于自己的工作中,用心去努力创作人们喜欢并需要的艺术作品,不断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