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操持身心收放自如
白氏云:“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这。”晃氏云:“不如改身心,凝然归寂定。”放者流为猩狂,改者入于枵寂。唯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改放自如。
【译文】
白居易的诗说:“凡事本如新放心大胆去作,至于成败一切听凭天意。”晃补之的诗说,“凡事不如小心谨慎去作,以期能达到坚定不移的境界。”主张放任身心容易使人沈于狂放自大,主张约束身心夺易使人用于枯福死寂。只有善于操纵身心的人,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
【注解】
晃氏:昂补之,宋野人,字无咎,善于书面,因慕陶渊明而修归来园
- 彻见自性不必谈禅
性天澄澈,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心;心地沉迷,纵谈禅演偈,总是播弄精魂。
【译文】
本性纯真的人,饿了吃渴了喝,无非是为了增进身心健康:一个心地沉迷物欲的人,即使整天讨论佛经,谈论禅理,不过是在玩弄自己的精神和灵魂而已
【注解】
性天“即天性、本性。
康济:本指安民济众,此处作增进健康讲,据《书经.蔡仲之命》:“康济小民。”
演偈:偈在梵语是伽佗,又可译为“颂”,有一定字数,四句为一节,是演法义赞佛德的一种诗句,演偈就是解释偈语。
【评语】
做什么事如果
- 欲望尊卑贪争无二
烈士让千乖,贪夫争一文,人品星渊也,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家国,乞人号饔飨分位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译文】
一个重视道义的人,能把千乘大国拱手让人;一个贪得无厌的人,连一文钱也要争抢。就人的品德来说真是有天渊之别,而喜欢沽名钓誉和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在本质上并没什么不同。当皇帝治理的是国家,当乞丐为的是讨一日三餐,就地位而言确实有天渊之别,但是当皇帝的苦思真想和当乞弓的哀声乞讨,其痛苦情形又有什么不同呢?
【注解】
烈士:重视道义节操的人。
千乘:古时以一车四马为一
- 在世出世真空不空
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问世尊如何发忖?在世了世,徇欲是苦,绝欲亦是若,听吾侪善自修待!
【译文】
不受任向事物的迷惑保留一片纯真,心中却无示排除所有物象;执拗于某种形象虽然不能得到其理,不可破除所有形象仍然不能得到真理。请问佛如何解释?置身于世又想超脱世俗,拚命追求物欲是痛苦,断绝一切欲望也皋痛苦,如何应付痛苦只凭自己的修行了。”
【注解】
真空:佛家语。真,实在;诸法无实体叫空。真空是不为任何事物所迷惑但留一纯真。即佛教认为达到涅粱境界时,就离开了一切迷情所见之
- 彻见真性白达圣境
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觉吾生之可乐。知其可哀,则尘情立破;知其可东,是圣危自臻。
【译文】
终日被物欲困扰的人,总觉得自己的生命很悲哀:留恋于本性纯真的人,会发觉生命的真正可爱。明白受物欲困扰的悲哀之后,世俗的怀怀可以立刻消除;明白留恋于真挚本性的欢乐,圣贤的崇高境界会自然到来。
【注解】
羁锁:束缚。
夷犹:留连《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今夷犹。”
臻:到达。
【评语】
老子说:“人之大患在吾有身,及吾无身则吾有何患”。有吾身则烦恼接踵而
- 求心内佛却心外法
才就筏便思舍筏,方是太平道人!若骑驴义复觅驴,终为不了禅师。
【译文】
刚跳上竹筏,就能想到过河后竹筏没用了,这才是懂得事理不为外物所牵累的道人;假如骑着驴又在另外找驴,那就变成既不能悟道也不能解脱的和尚了。
【注用】
筏:一种竹制的渡河工具。
无事道人:指不为事物所牵挂而已悟道的人。
不了掸师:不了掸师是不懂佛理的和尚。
【评语】
《传红录》说:“如不了解心即是佛,那真是骑驴而觅驴,”《涅粱经》也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可见佛无须外坟,优在自己心中,
- 处世忘世超物乐天
鱼得水逝而相忘今水,鸟乖风飞不不扑有风,识些可以超物累,可以乐天水。
【译文】
鱼有水才能优哉游哉的游,但是它们忘记自己置身于水,鸟借风力才能自由自在翱翔,但是它们却不知道自己置身风中。人如果能看清此中道理,就可以超然置身于物欲的诱惑之外,获得人生的乐趣。
【注用】
逝:行、游。
【评语】
处世而忘世,可以超物而乐天”世上很多事知道了反而忧郁烦愁,忘乎所以反而其乐融融。人因物质条件的保证而生存,人们以追求物价的最大满足为幸福,人人都这么追求,烦恼便由此而生。人如果
- 心地平静青山绿水
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水,性天中有化有,触处见鱼跃鸢飞。
【译文】
心湖没有波涛巨谰,到处所见都是一片青山绿水;本性保存受心善意,随时都像鱼游水中鸟飞空中那样自由自在。
【注解】
性天:本性、天性。
化育:本指自然蜀生成万物,此处指先天善良的德性。据《礼记.中庸》:“能尽物之性,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鱼跃鸢飞:鱼跃萝飞比喻自由自在的乐趣,《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房天,鱼跃于渊。”
【评语】
传统的修身养性之道,有一条重要的原则是心静,静如止水才能排
- 流水落花身心常静
古德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这本无痕”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译文】
古人说:“竹影虽然在台阶上掠过,可是地上的尖土并不因此而飞动;月亮的圆轮穿过池水映在水中,却没在水面上留下痕迹。”今人说:“不论水流如何急湍,只要我能保持宁静的心情。就不会被水流声所惑;花瓣纷纷谢落,只要我的心经常保持悠闲,就不会受到落花的干扰。”一个人假如能抱这种处世态度来待人接物,不论是身体还是精神该有多么自由自在阿!”
【注解】
竹
- 世态变化万事达观
人情世态,倏忽万端,不宜认得大真。尧夫云:“昔日所云我,而今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属后来谁?”人常作是观,便可解却胸中青矣。
【译文】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错综复杂瞬息万变,所以对任何事都不要太认真。
宋儒邵雍说:“以前所说的我,如今却变成了他;不知道今天的我,到头来又变成什么人?”一个人假如能经常抱这种看法就可解除心中的一切烦恼。
【注解】
倏忽:极微不足道的时间。
冒:结,牵挂,牵系。鲍照《芜城赋》有:“荒葛涂。”
【评语】
沧桑变幻,世事无常,人情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