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忠恕待人养德远害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译文】
做人的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要责难别人轻微的过错,不要随便揭发个人生活中的隐私;更不可对他人过去的坏处耿耿于怀,特别是对别人人格的不尊重,也可能给别人给自己惹来意外祸灾。至于不念人旧恶是要有些胸襟的,只有有修养的人才可能做到。其实人际间的矛盾往往因时因事而转移,总把思路放到过去的恩怨上属于不智之举,忠恕待人,养德远害,应该成为处世待人的准则。
【评语】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犯“责人小过”的人就像婆婆,因
- 文无奇巧人宜本然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译文】
文章写到登峰造极的水平,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只是把自己思想感情表达得恰到好处;人的品德修养如果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和平凡人没有什么特殊的区别,只是使自己回归到纯真朴实的本性而已。
【注解】
极处:登峰造极的最高成就。
本然:本,性,本来如此。
【评语】
历史上有唐宋古文运动,其目的就是反对此前文坛堆砌词藻无病呻吟之风,提倡直抒胸臆真情实感之文。因为这样的文章才能代表真实思想。
- 人心一真金石可镂
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陨,金石可镂;若伪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
【译文】
一个人的精神修养功夫如果能达到至诚地步,就可以感动上天变不可能为可能,邹衍受了委屈感动了上天竟在盛夏降霜为他打抱不平,杞植的妻子由于悲痛丈夫战死竟然哭塌了城墙;甚至就连最坚固的金石也会由于精诚所至而把它凿穿。反之一个人如果心存虚伪邪恶的念头,那他只不过是空有人护形体架势而已,肉体虽存但灵魂早已死亡,与人相处会使人觉得面目可惜而惹人讨厌;一人独处,面对自己的影子也会觉得万分
- 恣势弄权自取灭亡
生长富贵家中,嗜欲如猛火权势似烈炎,若不带些清冷气味,其火炎不至焚人,心将自烁矣。
【译文】
生长在豪富权贵之家的人,不良嗜好的危害有如烈火,专权弄势的脾气有如凶焰;假如不及早清醒,用清淡的观念缓和一下强烈的欲望,那猛烈的欲火虽然不至粉身碎骨,终将会让心火目焚自毁。和一下强烈的欲望,那猛烈的欲火虽然不至粉身碎骨,终将会让心火自焚自毁。
【注解】
恣势弄权:恣势就是擅长作威作福;弄权就是喜欢招权揽势。
嗜欲:多指放纵自己对酒色财气的嗜好。
【评语】
人的欲望是
- 顺不足喜逆不足忧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译文】
一个人如果生活在逆境中身边所接以的全是有犹如医疗自身不蹭的良药在不知不党中会使你敦品硕行磨练自己的意志反之一个人如果生活在顺境中,这就等于在你的面前摆满了销磨你精神意志的刀枪,在不知不觉中使你身心受到腐蚀而走向失败的路途。
【注解】
针眨药石:针,古时用以治疯的金计金针,古时用来治病的石针:今天流行的针炙是针魔的一种。药石泛称治病用、的药物、针眨药石泛指治病用的器械药物,此物比喻砥
- 田看收成人重晚晴
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良言也。
【译文】
妓女以卖身卖笑为业,到了晚年如果能嫁人从良,那么她以前的妓女生涯并不会对后来的正常生活构成妨害:可是一个一生都坚守贞操的节烈妇女,到了晚年由于耐不住寂寞而夫身,那她半生守寡所吃的苦就会付诸东流。俗话说:“要评定一个人的功过得失,关键是看他的晚节。”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呀。
【注解】
声妓:本指古代宫廷和贵州家中的歌舞妓,此指一般妓女。
从良:古时妓女隶属乐籍(户),
- 天机最神智巧何为
贞士无心徼福,天即就无心处牖其衷:人着意避祸,天即就着急中夺其魄。可见天之机权最神,人之智巧何益。
【译文】
一个志节坚贞的君子,虽然无意祈求福扯,可是老天偏要在他无意的地方来开导他完成衷心要完成的事业,行为邪恶不正的小人,虽然用尽心机想逃避灾祸,可是上天却在他巧用心机时来夺走他的灵魂。由此观之,上大神奇无比变化莫测极具玄机,人类平凡无奇的智慧在上天面前买在元计可施。
【注解】
贞士:指志节坚定的人。
徼福:徼,同邀,作祈求解。《左传.僖公》四年:“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
- 舍己毋疑施恩不报
舍己毋处其疑,处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施人毋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
【译文】
假如一个人在关键时刻需要自我牺牲,就不应计较利害得失,有了计较观念就会对自己要做的牺牲感到犹疑不决,就会使志节蒙羞。一个人施恩惠给他人,绝对不要指望得到回报,如果责成人家感恩回报那原来帮助人的一番好心就会变质而面目全非了。
【注解】
舍己:舍己就是牺牲自己。
毋处其疑:不要存犹疑不决之心。
【评语】
舍己是紧要关头的自我牺牲;施人行善则是几十年如一日地自愿奉献。
二者
- 动中静真苦中乐直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译文】
在万籁惧寂中所得静并非真静,只有在喧闹环境中还能保持平静的心情,才算是合乎人类本然之性的真正宁静;在歌舞喧泄中得到的快乐并非真快乐,只有在艰舌的环境中仍能保持乐观的情趣,才算是合乎人类本然灵性的真正乐趣。
【注解】
性天:就是天性,《中庸》有“天命之谓性”,说明人性是由天所赋予的。
【评语】
事物一经相对事物的衬托会更加彰显,一个人住在远离烦忧世界的深山幽谷之中可保持一
- 宁静淡泊观心之道
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译文】
人在宁静中心绪才会像秋水一般清澈,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本源,人在安详中气概才会像晴空白云一般舒畅悠闲,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灵魂;在人淡泊中内心才会像平静无波的湖水一般谦冲和蔼,这时才能获得人生的真正乐趣。大凡要想现察人生的真正道理,再也没有比这种方式更好的了。
【注解】
澄澈,河水清澈见底。
真体:人性的真正本源。
冲夷:冲是谦虚、淡泊,夷是夷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