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修身种德事业之基
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字坚久者。
【译文】
一个人的品德是他一生事业的基础,如同兴建高楼大厦,假如不事先把地基打稳固,就绝对不能建筑坚固耐久的房屋。
【注解】
基:基础”《诗经.小雅》有“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评语】品德的修养是人生的基础,决定一个人一生行事是善是恶是美是丑。一个人没有好的品德,再好的学识或许不能有益于人,可能还会害人,而且知道越多害人越深,愈权势越大破坏愈广。一个品行不端的人,很难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即就是可能荣耀于一时,但终究会贪赃枉法、过
- 不能养德终归末节
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熔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
【译文】
气节和正义足可傲。视任何达官,情真而生动的文章足以用过“白雪”名曲。然而如果不用高尚的道德来陶冶它们,所谓的气节与正义不过是出于一时意气用事或感情冲动,而生动的文章也就成了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
【注解】
青云:比喻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
白雪:是古代曲名,比喻稀有杰作,《昭明文选》陆机《文赋》说:“缀下里于白雪。注:淮南子日师旷奏日雪而神禽下降。白雪,五十弦琴乐名。”
血气之私:血本指有血
- 云去月现尘拂镜明
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故心无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现;乐不必寻,去其苦之者而乐自存。
【译文】
没有被风吹起波浪的水面自然是平静的,没有被尘土掩盖的镜子自然是明亮的。所以人类的心灵根本无须去刻意清洗,只要除去心中的邪念,那平静明亮的心灵自然会出现;日常生活的乐趣也根本不必刻意追求,只要排除内心烦恼,那么快乐幸福自然会呈现。
【注解】
鉴:与镜同。
翳:遮蔽。
【评语】
儒家思想认为“人之初,性本善”,王阳明说“良知”,“大学”一书中说“明德”。只要排除
-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即是戈矛。一以辟众善之路,一以浚诸恶之源,相去霄壤矣。
【译文】
经常作自我反省的人,日常接触的事物,都成了修身戒恶的良药;经常怨天尤人的人,只要思想观念一动就像是戈尤人是走向奸邪罪恶的源泉,两者之间真是天壤之别。
【注解】
反己:反省自己,以正确待人。
药石:治病的东西,此引申为规诫他人改过之言。《左传》中有“孟孙之恶我,药石也。”
尤:埋怨,例如《老子.道德经》中有“夫唯不争,故无尤。”
浚:开辟疏通。
【评语】
-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一灯萤然,万籁无声,此吾人初入宴寂时也;晓梦初醒,群动未起,此吾人初出混沈处也。乘此而一念回光,炯然返照,始知耳目口鼻皆桎梏,而情欲嗜好翻杨械矣。
【译文】
在微弱夜灯中,大地无声,万籁俱静,这是我们身心刚刚进入休息时;清晨夜梦过后才醒,万物还没有开始一天的活动,这是我们刚从朦胧的梦境中走出来。乘着这刚刚安息和刚刚睡醒的一刹那间,好像有一线灵光闪烁在我们脑海,这时会突然使我们的内心有所醒悟,才知道耳目口鼻都是束缚我们心智的桎梏,而情欲嗜好也全是堕落我们性灵的机械。
【注解】
- 量弘识高功德日进
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
【译文】
人的品德会随着气度的宽大而增进入气度会由于人生经验的丰富而更为宽宏。因此想要深厚自己的品德就不能不使自己的气度宽宏,宽宏自己的气度,就不能不增长自己的生活历练丰富人生知识。
【注解】
识:知识,经验。
弘:宽宏,扩大。
量:气量,气度。
【评语】
常言“德高望重”“量宽福厚”,德跟量是互为因果的。只有品德高尚才会度量宽宏,其结果是在社会上受到人们尊敬,取得应有地位。而要有高
- 天地缩图人之父母
吾身一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好恶有则,便是燮理的功夫;天地一大父母也,使民无怨咨,物无氛疹,亦是敦睦的气象。
【译文】
我们自己的身体就等于是一个小世界,不论高兴或愤怒都不可以犯错误,尤其对于好恶的东西也要有一定标准,这就是谐和调整的功夫;大自然就像人类的大父母,要让每个人没有牢骚怨尤,使万物没有灾害而顺利成长,这也是造物者的一番恩德,夭地间一片平和的景象。
【注解】
惩:过失、错误。
整理:调和、调理。
怨咨:怨恨、叹息。
氛疹:氛当凶气解,氛疹就是恶病。
- 困苦穷乏锻炼身心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身心交益,不受其锻炼则身心交损。
【译文】
横逆困难是锤炼英雄豪杰心性的洪炉,按受这种锻炼对形体与精神均有益处,反之如果承受不了这种恶劣环境的煎熬,那么将来他的肉体和精神都会受到损伤。
【注解】
横逆困穷:横逆是不顺心的事。困穷就是穷困。
炉锤:比喻磨练人心性的东西。
【评语】
孟子有段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恶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人处世没有经过
- 大量能容不动声色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译文】
发觉被人家欺骗不要在言谈举止中表露出来,遭受人家侮辱时也不要怒形于色。一个人能够有吃亏忍辱的胸襟,在人生旅程上自会觉得妙处无穷,对前途事业也是一生受用不尽。
【注解】
诈:欺骗。
觉:发觉、察觉。
形:表露。
【评语】
古人处世待人讲究喜怒不形之色。被人欺骗当然有受愚弄的感觉,假如你立刻揭穿他,有时会招来意外之祸,因为对方可能在得意之时转为恼羞成怒加害于你;而遭受他人的凌辱,
- 有识有力私魔无踪
胜私制欲之功,有日识不早力不易者,有日识得破忍不过者,盖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斩魔的慧剑,两不可少也。
【译文】
战胜私情克制物欲的功夫。有人说是由于没及时发现私欲的害处而又没坚定的意志去控制,有人说虽然能看清物欲的害处却又忍受不了物欲的吸引,所以一个人的智慧是认识魔鬼的法宝,而意志等于是一把消灭魔鬼的利剑,法宝和利剑是战胜情欲不可缺少的。
【注解】
明珠:价值昂贵的宝珠,引申为人或物的最贵重者。佛经《净土论注》说此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