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好好活着
不知为什么,洛希近日情绪很低落,生活、工作总给她带来许多的不顺心,而她的情绪又直接地影响着她的生活与工作,以至于她几乎丧失了活下去的愿望。
有一天,洛希在路上又碰到了朋友。朋友见她神情格外沮丧,多次询问缘故,才知道她因工作失误而被老板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唉!生活真的一点意思都没有。再见了……”洛希幽怨地叹息着,她已不再想对朋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了。从她的话语中,朋友猜想她这次一定是做了某种可怕的决定。
- 人生的5枚金币
不久前,陈家村有3位渔民因为木船机器出了故障,在海上漂了7天6夜。3位渔民脸晒得黑红,坐在我们面前,讲述着曾经发生的故事,他们面带笑容,语气平淡,好像这些事不是他们自己亲历而是发生在别人身上似的。
“你们开始的时候想到会漂7天吗?”
- 生命完全属于你自己
年轻的亚瑟国王被邻国的伏兵抓获。邻国的君主并没有杀他,而是向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并承诺只要亚瑟回答得上来,他就可以给亚瑟自由。亚瑟有一年的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一年期满还不能给他答案,亚瑟就会被处死。
这个问题是: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 失误,不应该成为虚伪的借口
一位记者在访问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时,杨福家院士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波士顿大学曾聘请了一位十分著名的教授为传播系主任。这个教授在一次讲课时,讲了一段十分精彩的话,而这段话是他从其他地方看到的,本来他是要交代这段话的出处的,但教授刚讲完那段话,下课铃就响了,教授便下课了。在西方的许多著名大学,要求学校的每个老师和学生不能以任何形式剽窃别人的成果,即使是老师在上课时所讲的内容,如果引用了别人的话,都必须明确指出,如果不指出便认为是一种不诚实,是一种剽窃行为。
- 守时是最大的礼貌
1779年,德国哲学家康德计划到一个名叫珀芬的小镇,去拜访老朋友威廉·彼特斯。康德动身前曾写信给彼特斯,说自己将于3月2日上午11点之前到达。
康德3月1日就赶到了珀芬小镇,第二天早上租了一辆马车前往彼特斯的家。彼特斯的家与小镇相距19千米,且中间隔了一条河。当马车来到河边时,细心的车夫说:“先生,桥坏了,很危险,不能再往前走了。”
- 金钱换不来尊重
有位富翁认为金钱可以买到一切,可事实好像并非如此。他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却总是难以办到。他很是苦恼,每天都在想怎样才能得到众人的敬仰。
某天在街上散步时,他看到街边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心想我给他钱,他一定会感谢我的,便在乞丐的破碗中丢下lO枚亮晶晶的金币。
谁知乞丐头也不抬地仍是忙着捉虱子,富翁生气了:“你眼睛瞎了?没看到我给你的是金币吗?”
- 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日记簿上记下了这段生命的醒悟。
“如果我可以从头活一次,我要尝试更多的错误。我不会再事事追求完美。”
“我情愿多休息,随遇而安,处世糊涂一点,不对将要发生的事处心积虑计算着。其实人世间有什么事情需要斤斤计较呢?”
- 抓住自己的“树叶”
托尼在伯父的林场里散步,时不时听到树上小枝子断裂时发出的噼啪声,偶尔也可以听到猫头鹰的叫声。
“大卫,奶奶为什么会死?” 8岁的堂弟汤姆突然问他。托尼吓了一跳,因为他没有想到汤姆会跟他说话,他们散步这么久了,汤姆还没跟他说过一句话呢。
- 人生的起点与终点
生和死是一对孪生兄弟。死对他的哥哥眷恋不已,生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可是,生却讨厌他的这个弟弟。尤其使他扫兴的是,往往/在他举杯畅快的时候,死突然出现了,把他斟满的酒杯碰落在地,摔得粉碎。
“好哥哥,别这么说。没有我,你岂不寂寞?”死心平气和地说。
- 生命的质量
一个14岁的男孩与他6岁的妹妹相依为命。兄妹二人父母早逝,他是她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
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郑重而又严肃地点了点头。